最大的恶意揣测——也许当初项君的母亲把人家姑娘领回家,就是看出对方出身不一般,想要奇货可居?
当然,这些都是无根据的揣测,也无所谓了,他转了转脖子,坐得更舒服些,拿起今天的新报纸,开始阅读:“今日逢六,应该是知心姐姐方老师的谈话时间,看看今天又有什么难事需要这位知心姐姐出马。”
方若华在报纸上开专栏,着实有些辛苦,毕竟不是网络写作,写一篇小说的速度可跟不上每三天一期的自由谈,她还要教书,自然不能每一期都是小说,其它什么读者来信,时政评论之类,也不是每天都能有新鲜话题,方若华想了想,干脆就让读者们来信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,遇见的困难什么的,她即便不能给出解决的办法,让对方发泄一下心情也好,然后从中挑选有代表xing地刊登出来,说白了大部分都是纯粹的心灵鸡汤。
别说,这个栏目特别受欢迎,也有读者能从中获益,一举多得。
第35章 打拐
就说半个月前,有个女xing读者来信说,她家对门一对老人把自己的孙女丢了,丢孩子那日,她正好下楼扔垃圾,好像看见有个留着一嘴络腮胡的男人,抱着个孩子从胡同里出去。
当时她没有想太多,只是回家没多久就听说邻居家丢了孩子,她便一直怀疑可能是自己大意,放走了人贩。
邻居那两个老人家一年多以前儿子病逝,儿媳fu一开始还好,后来不知怎么的,脑子就出了问题,总以为丈夫还活着,一天到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可自拔。
如今家里只靠他们老两口一个在外给人补鞋,一个去做帮佣,养活儿媳fu和只有五岁的小孙女,现在失去自家的孩子,两个老人整日以泪洗面,左邻右舍都非常同情,女读者因此特别不安,几夜都睡不着觉,看了方若华的专栏之后,忽然有倾诉的yu望,就写了封信来。
方若华收到来信,亲自去见了那个女读者一面,按照她的描述速写了一张那疑似拐子,还有那小姑娘的画像,就然后在专栏里写了专题报道,号召全阳城的老百姓们帮忙寻找。
若是那人还没逃离阳城,说不定真能找到孩子。即便找不到,他们总是尽了心,想必那位女读者能好受一些。
却不曾想,这个时代的人比方若华自己时代的人还要热心,也可能是她写作的水平有长进,会煽情,把众人心中的同情都给激发了出来,自从报纸刊登之后,有好几份报纸跟着转载,无数民众纷纷来信,还真收到不少有用的消息。
那个拐子确实没离开阳城,只不过那人似乎是个老手,逃跑的功夫一流,还会乔装改扮,在本地黑道上也有点儿人脉,差一点儿就让混出了城去!
能抓住这
当然,这些都是无根据的揣测,也无所谓了,他转了转脖子,坐得更舒服些,拿起今天的新报纸,开始阅读:“今日逢六,应该是知心姐姐方老师的谈话时间,看看今天又有什么难事需要这位知心姐姐出马。”
方若华在报纸上开专栏,着实有些辛苦,毕竟不是网络写作,写一篇小说的速度可跟不上每三天一期的自由谈,她还要教书,自然不能每一期都是小说,其它什么读者来信,时政评论之类,也不是每天都能有新鲜话题,方若华想了想,干脆就让读者们来信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,遇见的困难什么的,她即便不能给出解决的办法,让对方发泄一下心情也好,然后从中挑选有代表xing地刊登出来,说白了大部分都是纯粹的心灵鸡汤。
别说,这个栏目特别受欢迎,也有读者能从中获益,一举多得。
第35章 打拐
就说半个月前,有个女xing读者来信说,她家对门一对老人把自己的孙女丢了,丢孩子那日,她正好下楼扔垃圾,好像看见有个留着一嘴络腮胡的男人,抱着个孩子从胡同里出去。
当时她没有想太多,只是回家没多久就听说邻居家丢了孩子,她便一直怀疑可能是自己大意,放走了人贩。
邻居那两个老人家一年多以前儿子病逝,儿媳fu一开始还好,后来不知怎么的,脑子就出了问题,总以为丈夫还活着,一天到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可自拔。
如今家里只靠他们老两口一个在外给人补鞋,一个去做帮佣,养活儿媳fu和只有五岁的小孙女,现在失去自家的孩子,两个老人整日以泪洗面,左邻右舍都非常同情,女读者因此特别不安,几夜都睡不着觉,看了方若华的专栏之后,忽然有倾诉的yu望,就写了封信来。
方若华收到来信,亲自去见了那个女读者一面,按照她的描述速写了一张那疑似拐子,还有那小姑娘的画像,就然后在专栏里写了专题报道,号召全阳城的老百姓们帮忙寻找。
若是那人还没逃离阳城,说不定真能找到孩子。即便找不到,他们总是尽了心,想必那位女读者能好受一些。
却不曾想,这个时代的人比方若华自己时代的人还要热心,也可能是她写作的水平有长进,会煽情,把众人心中的同情都给激发了出来,自从报纸刊登之后,有好几份报纸跟着转载,无数民众纷纷来信,还真收到不少有用的消息。
那个拐子确实没离开阳城,只不过那人似乎是个老手,逃跑的功夫一流,还会乔装改扮,在本地黑道上也有点儿人脉,差一点儿就让混出了城去!
能抓住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