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弘农郡后。
    刘辩心思一直留在“佛教”身上。
    他的安排还能不能成。
    还未可知。
    刘协算是其中一枚棋子吧。
    毕竟刘辩不疯,不会选择自己出家。
    那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玩笑!
    有刘协就够了。
    不过指望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礼,还太早了一点。
    总之,算是为以后做打算。
    刘辩领着大军,继续返回洛阳。
    本以为顺风顺水。
    没想到半途竟然收到了戏志才的文书!
    竟然是提醒刘辩,提防腐儒。
    这些家伙竟然打算发难!
    刘辩在西凉,犯下滔天杀戮。
    尤其是针对羌人,非常不妥。
    总之,就是被人惦记了。
    其中的代表人物,也被戏志才摸清楚了。
    北海郑玄,南阳宋忠。
    郑玄,大儒马融的弟子,就算是马日磾见到了,也要称呼一声“师兄”。
    马融称赞郑玄“郑生今去,吾道东矣”!
    也就是说,郑玄带走了马融全部的学识,今后一定会发扬光大。
    至于宋忠。
    就比较有意思了。
    他是荆州牧刘表举荐的人才,这家伙或许大家不熟悉。
    但是他的弟子,通吃三国。
    蜀谏议大夫尹默。
    魏卫将军王肃。
    吴太常潘濬。
    三人都是宋忠的弟子。
    也都是高官。
    两人联合起来,当真是学术泰斗啊!
    与二人相比,祢衡就是一个年轻的弟弟。
    祢衡,刘辩还可以考虑杀一杀。
    可是郑玄和宋忠二人,惹不起!
    刘辩与曹操对视一眼,曹操率先道:
    “陛下,要不让本初一力承担?”
    也就是好友。
    才能这么坑。
    反正袁绍已经那样了,也不怕这些跳蚤。
    “不必。”刘辩摇摇头,“朕又不是没有担当,三言两语打发了就是。”
    “陛下言之有理。”曹操精神一振,谦虚地道,“臣也时刻准备着。”
    准备什么?
    当然是背锅!
    天子不能有错。
    有错的,只能是臣子。
    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。
    不过自从汉武帝下罪己诏后,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改变。
    郑玄等人,总不敢逼迫刘辩做事吧?
    怕是脑袋不够用!
    前辈长者,儒家大能。
    刘辩是能敬则敬,不能就井水不犯河水。
    非要跳出来。
    那就不好意思了。
    真以为刽子手的刀剑不锋利吗?
    刘辩笑得越发和善,道:“不过是小麻烦,朕随手就能解决。”
    “我等静候陛下天威!”曹操抱拳道。
    大军一路行军。
    半日后,便抵达了洛阳。
    百官相迎!
    该有的礼仪,都没有少。
    毕竟刘辩出去都快浪一年了。
    司空皇甫嵩、太尉杨彪、司徒王允一同上前汇报。
    等到三公寒暄完毕后,宋忠终于按捺不住了。
    “陛下,臣有本要奏!”
    大庭广众之下。
    刘辩又是得胜归来。
    宋忠这是一点面子都不给!
    “现在不是上朝,不必奏。”刘辩冷冷地打断,“难不成,要在此拥堵城门吗?”
    大军进出,肯定是浩浩荡荡。
    洛阳城门虽然高大宽敞,也禁不住人多。
    不少商贩、百姓都等着入城!
    否则天黑就要在城外过夜了。
    王允苦笑道:“陛下西征归来,有什么事情,就不能往后再说吗?”
    看似在训斥宋忠,其实是给他一个台阶。
    不要太过分!
    扫兴的人。
    命不久。
    可惜宋忠充耳不闻,自顾自地道:
    “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以来,我儒家一直推行仁政爱民。”
    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真的是儒家经典,滔滔不绝。
    “等等。”刘辩再次打断。
    宋忠刚要发火。
    刘辩就再次道:“说的有理。”
    嗯?
    不仅是宋忠,就连郑玄都愣住了。
    这是麻玩意?
    这么快陛下就认可了?
    这不儒家!
    哪位大家不是说破嘴,帝王才会认同?
    这发展也太快了!
    “自古以来,忠言逆耳,朕不以为然。来人,上笔墨纸砚,朕要把宋大儒说的话记下来。”
    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    陛下这么好说话?
    许褚拿来了笔墨纸砚。
    刘辩命令管亥出列。
    这个智商只有十几点的家伙……
    “宋大儒字字珠玑,多宝贵的意见呐!管亥,你要一字不漏地记下来。”
    “遵命!”管亥闷声道。
    他不识字啊。
    不过不要紧。
    陛下说了,只要随便鬼画符就行了。
    宋忠非常欣慰。
    这才是帝王礼贤下士的胸襟嘛!
    “宋大儒,您老说慢点,继续。”刘辩淡淡地道,“朕晚点再看看您到底说了什么。”
    说完,他挥一挥衣袖,带人大队人马入城了。
    宋忠:“……”
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他的心里总有一种不安。
    不过,这难不倒宋忠。
    没点本事,如何当得了大儒?
    他理了理思绪,继续道:“朝廷统治,首重德行,少杀戮。”
    然后他开始之乎者也起来。
    长篇大论。
    管亥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。
    让宋忠心里咯噔一下,遂问:“记好了?”
    “记好了!”管亥肯定地点头。
    宋忠满脸不信任。
    这么快?
    比他的弟子还厉害不成?
    他探头一看。
    差一点气炸了!
    这尼玛哪里是写,分明就是画!
    这画的都是什么?
    身为大儒,他竟然一个字都看不懂!
    “混账!”
    “你怎么能骂人?”管亥无辜地道。
    “老夫问你,刚才记了什么?”宋忠恼羞成怒。
    管亥扬了扬手中的鬼画符。
    “你可识字?”
    “俺是农民,不识字。”
    艹!
    宋忠都忍不住爆粗口了。
    陛下这是在耍他!
    一个不识字的人,如何记录呢?
    宋忠刚想去追圣驾,管亥却伸出胳膊,定住了他。
    “放开老夫!”
    “陛下说了,不能……让你离开!”管亥笨拙地道。
    宋忠大怒,可无论他怎么挣扎,就是挣脱不了。
    “你好好说,我好好记。”管亥认真地道。
    记?
    记你个头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哈哈!哈哈!”
    曹操、郭嘉、贾诩等人已经忍不住笑了。
    陛下竟然让管亥去做这种事。
    莫非是打算从识字教起?
    否则宋忠休想离开了!
    管亥这人什么都不好,傻愣愣的,不过他也有两个优点。
    一个是上阵杀敌。
    另一个就是听话。
    宋忠想要摆脱他,只有一个可能。
    那就是“奏折记好了”。
    也不知道,宋忠要花多长时间,才能够明白!

章节目录


三国之少年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江山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山美人并收藏三国之少年帝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