丞相,与皇帝分权。
    皇帝大都不喜。
    因此,丞相废立很久了。
    大汉朝最牛的高官,就是太傅了。
    上公之首。
    而上公,地位高于三公。
    一位皇帝在位期间,只任命一个太傅。
    若是他挂了,或者被罢免了,将不会继续任命。
    除非下一个皇帝登基!
    而太傅的权力,也是不如丞相的。
    汉武帝为了收回丞相的职权,可谓是煞费苦心。
    他在位54年,在此期间,任命了十三个丞相!
    在旧时代,一个丞相怎么也要做十几年,甚至一辈子。
    汉武帝时期,他频繁地任命丞相,就是为了拿捏他们。
    除了一个丞相命好,被汉武帝托孤留任。
    其他十二位丞相,被罢免的就足足七人。
    剩下的五人,不是犯罪自杀,就是下狱治罪。
    老凄惨了。
    被罢免了七个丞相当中,还有两个非正常死亡的。
    窦婴先免职,后弃市。
    田蚡被恐吓,患精神分裂症死亡。
    丞相,可是百官之长,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
    这么被皇帝玩弄,很快就没了权威。
    虽然没有被完全废除,但已经是一个摆设了。
    后来一折腾,连丞相都没有了。
    因此,刘辩若是重启相权。
    一定会引爆惊雷!
    但这是刘辩承诺的事情,那么就要做到。
    “朕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,准备好了吗?”
    以为丞相这么好当?
    准备迎接惊涛骇浪吧!
    张魅娘罕见地露出一丝紧张。
    她只是随口一说。
    没想到刘辩竟然真的放在了心上!
    这可是大汉丞相之位。
    竟然要给一位女子。
    和逆天而行有什么区别?
    就不怕被百官喷死,被史书记载吗?
    “陛下都不怕,我又怕什么?”张魅娘硬着头皮道。
    “善!”刘辩神色平静。
    实则心中有自己的谋划!
    如果单纯地让张魅娘上位,根本不需要这样的阵仗!
    刘辩也有自己的目的。
    只不过需要一步步引爆。
    首先,三公的支持很有必要。
    刘辩一开口。
    杨彪都不淡定了!
    一直以来都咸鱼的他,竟然跳出来反对:
    “陛下,丞相之职,重中之重,怎么可以由一女子担任。”
    “不错!陛下三思!”皇甫嵩也坚定地站出来,维护百官的权威。
    让一个女子成为百官之首。
    他们这些大臣,也会成为笑话!
    天大的笑话!
    刘辩看向了司徒王允。
    貂蝉入皇宫后,王允的地位就稳固了。
    面对这种站边问题。
    可把他为难死了。
    不过,他的司徒之位怎么来的?
    陛下赏赐!
    因此,王允同意了刘辩的方案。
    “全凭陛下作主!”
    皇甫嵩一甩衣袖,暗骂一声“不要脸”。
    就算王允脸皮很厚,此刻也泛红。
    这是百官和陛下的事情。
    不仅仅是三公!
    “若是陛下一意孤行,臣这就告老还乡。”皇甫嵩态度非常坚决。
    设立丞相,可以。
    但绝对不能让女子担任。
    这是皇甫嵩的底线。
    “陛下,自古以来,就没有如此荒诞不经的事情发生。”杨彪也劝道,不过语气要柔和很多。
    “朝纲不能乱!”皇甫嵩再道。
    刘辩长叹一口气,道:“二位爱卿,何至于此?”
    “陛下,此事绝非儿戏!”皇甫嵩神色激动,唾沫都快飞出来了。
    皇帝御驾亲征也就罢了。
    这是为了大汉!
    理由站得住跟脚。
    可是任命一个女丞相。
    除了羞辱百官,皇甫嵩想不出什么理由。
    就算是天子承诺,也不行!
    “好,那朕就退让一步,张魅娘女扮男装,担任丞相一职。”刘辩淡淡地道。
    这不还是女的吗?
    不过百官的面皮,算是保住了。
    “陛下为何一定如此?”杨彪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。
    刘辩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吗?
    不会。
    其中必定有深意。
    “朕需要一个背锅的,你们都不行。”刘辩直言不讳地道。
    杨彪心里咯噔一下。
    陛下这么直接?
    真的好吗?
    不过既然是背锅,那么这件事就与他无关。
    杨彪退后一步。
    “哼!”
    看到这一幕,皇甫嵩冷哼一声:“陛下若是不说明白,老臣不会答应的。”
    他已经老了,在司空之位,待不了几年。
    所以胆子也大了起来。
    早几年死和晚几年,对于皇甫嵩而言,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    反正这件事,三公迟早会知道,刘辩也不拐弯抹角了。
    “朕要建立科举制度!”
    此言一出,三公都没有听明白。
    刘辩解释道:“在此之前,朕已经在洛阳广场上放出招贤榜,但这还不够公平。”
    “朕要取缔察举制,通过科举考试,选拔人才。”
    轰!
    惊雷在脑海中炸开。
    杨彪第一个反应过来。
    这是要断世家的根基啊!
    世家之所以强大,代代相传。
    不就是因为有人做官吗?
    一旦察举制被废除。
    以后子孙里的窝囊废还如何上位?
    这样说有点过了。
    同等学识下,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有着巨大的差别!
    官府中有没有人脉,决定着你能不能当官!
    世家子弟,父辈祖辈有人做官,他们能获得更好的资源。
    一个推荐,就能拱起来。
    寒门子弟呢?
    他们只能去拜师,或者巴结权贵,通过他们的关系上位。
    而所谓科举,就是将大家聚集起来,一起考试。
    不问出身!
    到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寒门子弟涌上来。
    而世家子弟的机会,就会大大地减少。
    虽然他们仍然有极大的优势!
    但是他们会甘心吗?
    原本只要拼一下爹,就能当官。
    现在还要拼一下自己……
    到时候,世家一定会反弹。
    科举制度,影响千秋万代。
    人生短短几十年,他们图什么?
    不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好过一点吗?
    现在不确定性太多了。
    “陛下,三思啊!”王允都忍不住惊悚了。
    他的侄儿担任着太原太守。
    可没有经过什么考试!
    一旦丧失了这个特权。
    世家如何立足?
    太原王氏,也坐不住了。
    “陛下――”
    杨彪也呼唤起来,他是弘农杨氏的代表。
    “好了!不必说了。”刘辩打断了他们的话,“既然朕决定了此事,那么定然是经过深思熟虑。”
    三公彻底沉默了。

章节目录


三国之少年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江山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山美人并收藏三国之少年帝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