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辩拿捏住了他们的心思。
    行事就方便了。
    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    刘辩已经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。
    “陛下,如今异人归顺,当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,管理异人。”贾诩上书。
    现在将道士安排在哪个部门都不合适。
    也不能只养着他们,什么都不做。
    刘辩不禁陷入了沉思。
    天下异人,聚而禁之。
    这只是迈出了一小步。
    刘辩想要扩大成果,就必须利用招揽过来异人,去对付异人。
    拉拢一批。
    安抚一批。
    打杀一批。
    这是朝廷一贯的套路。
    刘辩也是如此,
    谁让这个套路这么香。
    “这些人的能力参差不齐,很难安排。”刘辩也不禁头疼起来。
    每个人会的东西,都不一样。
    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。
    他们的身体素质都不错,武艺超群。
    毕竟要在深山老林中生存,
    没有一点本事,早就被野兽吃了。
    而且,修道也有强身健体一项。
    修道也习武。
    这几乎成为了定律。
    比如后世的王重阳啊,张三丰啊。
    哪一个不是武艺超群之辈。
    冷寿光也是练就了一身本领,只不过倒霉地地遇到了吕布。
    又被东郭延年暗算一番。
    死得不冤。
    刘辩招揽的这些道士,武艺当然没有这么强。
    但是以数值来论的话,也有60-80之间。
    一些强悍的道人,甚至超过了90。
    比如于吉。
    配合他诡异的能力,与吕布交手上百回合,不成问题。
    至于于吉的武艺到底有多高,刘辩心里也没数。
    有些遗憾地是,系统并没有显示。
    大概是于吉的“武力”,不能单纯以力量来论。
    说他厉害,也能一刀砍杀。
    说他菜,却也能从容地应对围攻。
    估计是不好用数值表达,以免产生误会。
    “陛下不妨重新设立一下异人机构。”贾诩建议道。
    刘辩深以为然。
    将他们硬塞到各处,不如集中管理。
    相当于养食客了。
    天子养食客,没毛病。
    不过还是要有一个具体的称呼。
    一开始刘辩觉得“锦衣卫”不错。
    可左思右想,还是觉得不妥。
    太俗。
    最后定下“锦衣”二字。
    道教产生之初,道衣曾以氅拈绒。
    然后经过编织而成,称鹤氅。
    无袖披用,展如鸟翼。
    就好像神仙飞升一样。
    为了让“锦衣”与普通道人区别出来。
    刘辩亲自设计,安排宫女连夜赶工,制造新的“道袍”。
    其上有仙鹤。
    有阴阳八卦图。
    对于颜料的选择,刘辩也是尽量安排。
    衬托出“锦衣”二字。
    上面还绣着复杂的纹路……
    等到一切准备就绪,刘辩召集众道前来。
    正式宣布“锦衣”成立。
    他们统一服装,参拜了太上老君,宣誓效忠刘辩。
    锦衣上有阴阳,有鹤舞,有锦绣。
    众道士心悦诚服。
    “多谢陛下赐衣!”
    他们行走江湖,或者隐居深山。
    一切都以简朴为主。
    没办法。
    实在太穷了。
    如今换上了“锦衣”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
    他们竟然有了归属感!
    刘辩非常满意。
    当然,他不会把道人当做锦衣卫来用。
    那样就违背初衷了。
    不过经过时间的推移,锦衣逐渐发展为战场上的特种斥候!
    身怀绝技的他们,常常可以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    什么鸡鸣狗盗之类的,都要靠边站。
    这些道人,也逐渐被称为“锦衣道”。
    成为战场上令诸侯闻风丧胆的存在!
    连诸侯一天和老婆来几次都调查得一清二楚。
    更别提军营的布置这种小事了。
    胆大的还会去偷行军图。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是后话了。
    现在异人们有了组织。
    就应该有一个头领!
    按照刘辩的想法,史道人、东郭延年、封衡、焦先、甘始这些人最合适。
    毕竟他们是第一批投靠刘辩的能人异士。
    只不过史道人清净无为,时常游历,刘辩留不住他。
    更何况,刘辩也希望史道人的道行能够更进一步。
    如此他也能够间接了解到左慈、于吉等人的实力。
    东郭延年这家伙,还是继续传播他的房中术去吧。
    不合适。
    并非一个正经的道人。
    封衡无欲无求,只想治病救人,也不合适。
    刘辩也尊重他。
    剩下焦先和甘始二人。
    其中甘始是最合适的,只不过这家伙竟然拒绝了!
    刘辩本以为甘始投靠朝廷,就是为了荣华富贵,更进一步。
    现在看来,还是低估他了。
    剩下一个不靠谱的焦先少年郎?
    刘辩不禁头疼起来。
    他也想过,实在不行,就自己兼任此事。
    但转念一想,身为帝王,怎么可以参与锦衣之事?
    名声也不好听。
    要不……
    空降一个领导?
    比如说戏志才。
    他估计很乐意,毕竟实力会有所提升。
    刘辩却不能不防。
    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    好东西不能给一个人掌控。
    至于郭嘉……适合与东郭延年讨论房中术。
    不适合安排给他具体的事情。
    如果锦衣发生了点什么事情,郭嘉未必能够处理妥当。
    他适合制定战略,以及出谋划策。
    贾诩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。
    只是如今处于怀柔阶段,刘辩还用不到贾诩的手段。
    思来想去。
    刘辩决定将锦衣托付了焦先。
    “陛下,我只会砍柴,煮石头,这没问题吗?”焦先挠挠头道。
    “没问题,朕相信你,如果遇到事情,可随时来向朕汇报。”刘辩道。
    “可我只是一个少年郎,十六岁而已啊。”
    “以后你的年龄就是116岁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焦先。
    好像这没毛病?
    反正道人都是鹤发童颜。
    一个个号称上百岁。
    都是老怪物。
    “还有什么疑问吗?”刘辩淡淡地道,“朕都替你安排了。”
    焦先年纪虽然小,手段也不怎么样。
    但是志诚,容易掌控。
    “我要一个助手。”
    要求合情合理。
    刘辩略一思索,就从脑海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。
    “你觉得赵圣卿如何?”
    “很好相处。”
    “那就是他了。”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
    焦先只推诿了一会儿,然后就全盘接受了刘辩的安排。
    刘辩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他,只能且看着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锦衣的衣长和衣次长就确定下来了。

章节目录


三国之少年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江山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山美人并收藏三国之少年帝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