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城,灰飞烟灭。
    乌桓妇孺被俘虏,向南方迁徙。
    草原为之震动!
    少帝刘辩的文治武功,让所有草原人感受到了恐惧!
    尤其是和朝廷有过节的。
    轲比能就是其中之一!
    其实他也是非常郁闷的。
    为了收拢能臣氐、泄归泥的部族,蹋顿与朝廷有了间隙。
    战胜朝廷大军,是称霸草原的第一步。
    轲比能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。
    因此他悍然杀向白狼山。
    在中途还戏耍了蹋顿一番。
    十拿九稳的事情,被一次夜袭葬送了!
    鲜卑有着两倍的兵力,而且有所防备,可是少帝刘辩仍然敢进行奇袭!
    如此大胆的行为。
    竟然还成功了!
    当夜天雷滚滚,所有鲜卑人都感受到了雷神的愤怒。
    战马受惊,到处逃跑。
    谣言四起,鲜卑勇士丧失了抵抗的勇气。
    轲比能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战败。
    莫名其妙的。
    到现在他都不能释怀!
    胜利就是一步登天啊!
    轲比能没有抓住机会。
    反而让朝廷奇袭摸了屁股。
    现在好了,柳城完蛋了,乌桓完蛋了。
    再也没有一个大部站出来反抗朝廷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以后草原就只剩下鲜卑了。
    东北是轲比能的地盘,西北是步度根的地盘。
    乌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。
    轲比能的地盘扩大了不少,可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。
    “恭喜单于!”能臣氐一上来就拍了一个马屁。
    “何喜之有?”轲比能有气无力地道。
    “乌桓就此消亡,以后草原就是您作主了。”
    “呵呵,你把朝廷放在哪里?”
    “单于放心,朝廷顾不上这么多!”
    能臣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因为他知道,朝廷一般不会占领草原。
    对朝廷来说,草原就是没用的地方。
    所以到头来,还是便宜了轲比能。
    “哪一天朝廷不高兴了,随时都能北上。我鲜卑,要生存得如此卑微吗?”轲比能咆哮道。
    能臣氐瞬间怂了,不敢反驳,也不敢大声说话。
    这种憋屈,唯有轲比能深刻感受。
    因为他有着别人没有的雄心壮志!
    而现在,他的雄心,在白狼山一战,被消磨殆尽。
    朝廷实在是太强大了。
    根本打不赢。
    可是要让轲比能投降,他也不甘心。
    向朝廷俯首称臣,苟延残喘?
    这比杀了轲比能还要难受。
    “我鲜卑,绝不臣服!”
    轲比能一咬牙,向部族下达了命令。
    也就是率领向北去!
    暂避锋芒!
    “朝廷势大,我等留在这里,势必成为朝廷的眼中钉,所以我决定率领部族北上!”
    “单于英明!”泄归泥激动地道。
    北上好啊!
    茫茫一片。
    不会遇到朝廷大军。
    可以尽情地跑马!
    简直就是天堂。
    泄归泥现在根本不敢想复仇,哪怕想想,都容易做噩梦。
    就好像朝廷大军很快就会杀过来一样。
    每次都会在噩梦中惊醒。
    能臣氐虽然不甘心,但是也只能同意轲比能的方案。
    草原足够大,只要给他一片草地,部族就能繁衍生息。
    十几年后,乌桓会再次强大起来!
    能臣氐有绝对的信心。
    北上就北上,就当作是休养生息了。
    于是在轲比能的命令下,全族迁徙!
    浩浩荡荡。
    仅仅三天,就放弃了原本的草原。
    鲜于辅派出的斥候得到消息,连忙汇报。
    朝廷得到消息,已经辗转了七天。
    没办法,草原实在是太辽阔了。
    无边无际,就算是战马传递情报,也要跑好几天。
    “陛下,绝对不能便宜了轲比能,咱们乘胜追击吧!”吕布抱拳道。
    武力突破后,他一直想找一个机会表现一下。
    征讨鲜卑正合适!
    刘辩当然也想将鲜卑扼杀在摇篮里,可是轲比能太滑溜了。
    果断地向北逃跑!
    继续追击,后勤跟不上。
    当年霍去病、卫青进入草原腹地,那可是倾国之力!
    刘辩还没有做好准备,物资什么的,都没准备。
    只好放弃追击,饶轲比能一命。
    “我军还没有准备好,继续北上徒增变数。”刘辩拒绝道。
    吕布感到很遗憾,可惜没任何办法。
    刘辩做的决定,几乎很难改变。
    就这样,大军带着几十万乌桓妇孺,浩浩荡荡回到冀州,交给冀州刺史安排。
    刘辩考虑过很多问题。
    幽州是边疆,如果继续任由乌桓妇孺繁衍生息,很快又会冒出来新的乌桓部族。
    他们会继承父辈的凶悍,迟早会和朝廷为敌。
    既然如此,不如迁徙到冀州。
    直接安排种田!
    没错,就是种田。
    想要让乌桓融入大汉,就不能放任他们策马奔腾。
    教导他们种田,有了固定资产。
    谁还会造反啊!
    游牧民族之所以屡次冒犯边疆,就是因为生产力低下。
    不抢劫就难以生存。
    刘辩让他们全部种田,至少不会饿死!
    而且种田也很消磨人的意志。
    一辈子就扎根在田地中。
    除了饿不死,啥也做不成。
    对于几十万妇孺的到来,田丰早就做好了安排。
    甚至连田地都分配好了。
    剩下的就是直接抽签,拿到哪一块地,就分配到哪里。
    在黄巾之乱的时候,冀州遭受的破坏最大。
    百姓都加入黄巾了。
    皇甫嵩在冀州,杀得人头滚滚。
    光是京观,就有十几万人头。
    更别提其他饿死的百姓了。
    这几十万人口,无疑是对冀州的补充。
    田丰非常激动。
    冀州田地多,却没有人种。
    这样的局面,持续很久了。
    当然,考虑到冀州本地百姓的不满,田丰用了一个小手段。
    那就是乌桓百姓种植的粮食,需要缴纳五成的税收。
    以后逐年递减。
    而大汉百姓,才不足一成。
    田地也不是直接给,种植超过八年后,才会成为他们的土地。
    整个大汉都是如此,地多,人少。
    以前适合的耕地不多,现在一些山地也能进行种植。
    肥料也有了保证。
    亩产一定充足!
    田丰的全部安排,都经过了刘辩的同意。
    临走前,刘辩还问了一句:“若是乌桓与汉人起冲突,该如何处置?”
    “我大汉向来有包容之心,谁会和妇孺过不去?臣会一直留意此事,促进通婚。”
    刘辩点头,还算满意。
    杀戮不能解决的问题,交给文化来处理。

章节目录


三国之少年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江山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山美人并收藏三国之少年帝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