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辩随手安排了一波,士徽就成了斗争的牺牲品。
    不管结果如何,士徽的威望都会大幅度下跌,如此一来,他的兄弟就有了抗争的机会。
    无论什么时候,统治者都十分警惕继承人的问题。
    几个儿子不分上下,到底该选择谁?
    士燮的年纪也不小了。
    若是能够通过一件小事,去挑拨敌人内乱,对于刘辩而言,无疑是赚到了。
    交州太遥远了,就算是朝廷想要征讨,物资的筹备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。
    刘辩刚夺回的扬州、荆州,处于一穷二白的装备,根本没有办法提供助力。
    从司隶等地调动物资,又需要太长的时间。
    否则刘辩说不定会直接从会稽南下,打士燮一个措手不及。
    “时机未到啊!”刘辩长叹一声,进攻交州,其实和征讨西域差不多了。
    都是路途遥远,地方又贫瘠。
    地方贫瘠意味着不能以战养战,需要保证补给线。
    “陛下不必忧虑,交州迟早会回归朝廷。”郭嘉信心十足地道。
    “有陛下在,何愁天下不平?”关羽豪情万丈地道。
    众将也纷纷说话,表示支持。
    刘辩感慨万分,有这么多名将在此,他连输的机会都没有。
    “扫荡山越,班师回朝!”
    “遵旨!”
    扬州又进入轰轰烈烈的大扫荡中。
    王朗与各山越部落首领代表向刘辩请愿,不要对山越赶尽杀绝。
    “朕可以给你们机会,劝说这些冥顽不灵的部族,他们若是继续反抗,朕追击到底。”刘辩斩钉截铁地道。
    真以为跑到深山老林就没事了?
    刘辩更狠,能追绝不放过。
    不能追直接放火烧了寨子,破坏耕地,并且留下牌子,朝廷大军明年春耕的时候,还会继续!
    就是不给山越活路。
    要么滚出深山,接受朝廷的安排,要么年年扫荡。
    当然,这肯定会给当地百姓带来一定的影响。
    但是刘辩不后悔。
    对付山越这样的蛮族,必须比他们更狠才行,否则祸患就会连绵不绝。
    山越的问题,几百年都存在,只是一般情况下,他们也不会造反,大家都非常默契。
    刘辩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了。
    从他开始扫荡,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。
    一些遁入深山老林的部族,也纷纷站出来,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安排。
    以他们的粮食储粮,以及打猎获得的粮食,根本无法支撑这么久。
    再继续犟下去,除了死路一条没有其他路可走。
    刘辩的态度前所未有地强硬。
    以前他都是做好人,这一次不行。
    张昭才是刘辩选择的“好人”。
    禁卫军采取高压,将山越逼迫出来。
    张昭负责怀柔,分发粮食,以及安排住所。
    粮食就是稳定剂,能不能让山越归心,粮食是最重要的筹码。
    张昭也越来越有刺史范儿,渐渐地接受了自己的地位。
    他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怎么突然被重用了。
    不过一想到刘辩的性格,张昭就有所领悟。
    以前他也谩骂过程昱等人,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歪门邪道,获得了陛下的重用。
    现在好处落在张昭头上,成为了既得利益者后,他这才恍然。
    陛下慧眼识珠啊!
    张昭屁颠屁颠地上任,开始安抚百姓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在内政方面,他非常有一手。
    五十万山越百姓,被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    按照刘辩的意志,为了防止冲突的爆发,山越聚集的地方,与汉人要有一定的距离。
    张昭在刘辩的指令下,补充了一点,也就是“坊市”。
    如果两个县城完全独立,交流就会减少,不利于融合。
    坊市的存在,是一个交流、淘金的平台。
    山越有各种各样的山货,他们打猎来的各种野兽皮衣等。
    汉人有纺织品、陶器等等。
    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。
    为了防止奸商当道,张昭在坊市的大门,立了一个榜单,前面清楚地介绍着物品的价格,随着价格的浮动,定期进行更换。
    坊市还有官员负责管理交易,每一宗大买卖,官府都会记录在案,不会出现有人被坑的情况。
    万一真的出现了,官府会进行追责。
    没有商人愿意让自己的信誉破产,刘辩已经在洛阳建立了完整的贸易体系。
    其中就包括商人信誉。
    一旦有一次欺骗行为,商人的行为将会被公之于众,甚至会因此被惩处。
    大汉律法很完善了,可是和后世比起来,还是差得太远。
    在一些模凌两可的案子中,官员的判断力更重要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刘辩认为那个商人不仗义,有罪,那么这名商人会被惩处,后果很严重。
    所以哪怕商人能挣大钱,活得也是小心翼翼,生怕自己的信誉破产。
    这是洛阳等繁华地区的优良传统,将会逐渐带到扬州这些偏远地区来。
    “扬州是朕选中的粮食产地,你身为扬州刺史,一定要好好发展生产。”刘辩叮嘱道。
    张昭连忙点头。
    “陛下所言极是,只是如今的扬州,百废待兴,恐怕还需要朝廷的扶持。”
    想要安置这么多山越,以扬州的实力,根本吃不下。
    没办法,扬州现在就是一个穷地方。
    为了解决这个麻烦,刘辩命令从徐州运输粮食。
    徐州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已经能够完成自给自足,只是支援粮食的话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    张昭最精明的就是这一点。
    趁着刘辩在扬州,他果断地出手要东西,脸皮都不管了。
    也就只有刘辩能够调动各州的物资,否则谁会理张昭啊?
    他说话根本不管用。
    刘辩出于杀戮的愧疚,也想弥补一下扬州,所以粮食管够。
    还有一批粮食,正从兖州运输过来。
    对于现在的大汉而言,粮食非常充足,麻烦在于运输!
    这更坚定了刘辩开凿大运河的决心。
    等到运河开通,兖州的粮食,完全可以通过水路,运输到扬州,方便快捷。
    “朝廷还会从国库拨十万金出来,支援扬州的建设,在此之前,你要做出预算,这笔钱要花在哪里。”刘辩道。
    预算?
    张昭愣了一下,他长这么大,还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事。

章节目录


三国之少年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江山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山美人并收藏三国之少年帝王最新章节